俄罗斯人嗜酒成性,为什么感觉有些人到中国来了却不胜酒力?

在俄罗斯无论男女喝酒从来不考虑度数,无论是50/60度的烈酒还是40度的鸡尾酒,哪怕是96度的伏特加,也都是直接一瓶干完,完全当水喝。如此嗜酒成性,却唯独不喜欢喝中国的白酒,甚至喝一杯就倒,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俄罗斯人身材特别魁梧健硕,性格也非常的豪迈勇猛,因此经常被网友们调侃为“战斗民族”。俄罗斯人的勇猛除了体现在他们的体型上,更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众所周知,俄罗斯人特别好酒,甚至已经到了嗜酒如命的地步。

有这样一句话在网上流传:伏尔加作为俄罗斯的国酒,深受民众们喜爱,甚至在很多俄罗斯男人心中,伏特加是他们“第一任妻子”,无论白天晚上在俄罗斯城市街头,总能看到三五成群手握酒瓶喝的醉醺醺的人,甚至连睡觉都必须抱着酒瓶不撒手。

这样的行为如果放在我们国家,就是大家俗称的“酒蒙子”,大家如果在马路上看到这种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在俄罗斯,如果在大街上看到手握伏特加的人,俄罗斯人可能会热情的上去讨要一杯品尝品尝。

或许因为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也因为俄罗斯气候原因,为了抵御冬天寒冷的气候,他们会通过饮用高纯度的伏特加来御寒,伏特加就像我国的白酒一样,一杯下肚后,浑身感受到高酒精带来的灼热感,在零下30-40度的环境下就不觉得冷了。

俄卫生与社会发展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人平均从12岁开始饮用啤酒,15岁开始饮葡萄酒,16岁开始喝伏特加。酒精饮料是13岁至17岁的俄罗斯孩子最常购买的饮料,当然通常他们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买酒、饮酒。

在俄罗斯喝烈酒是一种文化传统,甚至俄罗斯的动物们也会喝烈酒伏特加。

2012年12月,在新伯利亚地区巡回演出的一个马戏团里突然发生火灾,一辆运载着大象的大型拖车被大火烧毁,里面两头大象被迫需要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等待救援车辆。

为了防止大象不被冻死,驯兽师们只能把大象赶到路上,让它们用跑步的方式取暖。因为马戏团受灾地方离科尔索沃城很近,为了帮助两头珍贵的大象更好地取暖,马戏团紧急从科尔索沃城买来伏特加,在喂给大象的热水里加入了伏特加,总共用掉了两箱。

大象喝完后兴奋地狂叫,而也多亏了这两箱伏特加,让这两头大象在寒冬里没被冻死,它们除了耳朵有轻微冻伤外,身体的其他部分都很好。

由此可见,俄罗斯人除了爱喝酒外,还专门爱喝高纯度的烈酒,波兰有一种叫做“生命之水”的超高纯度伏特加。这款伏特加的度数高达96度,要知道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医用酒精浓度也才75%(日常消毒用的)和95%(作为清洁用的),而这款96度伏特加的浓缩度却高达96%。

之前曾有人在网上挑战过这款96度伏特加,毫不夸张的说,在打开瓶盖的那一瞬间,扑面而来的酒味就有些“上头”,用瓶盖喝了小小的一杯后,3分钟内让人立刻“断片”。

如此令人“上头”的96度伏特加,俄罗斯人却能把它当水喝。既然俄罗斯人酒量这么厉害,为什么来到中国后,却常听到他们不胜酒量,甚至一杯75度老白干就能把他们喝醉呢?

是他们故意装着不能喝?还是我们国家的白酒特别厉害呢?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话题来跟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我们了解下:为什么俄罗斯人特别喜欢喝烈酒?

俄罗斯坊间有这样一句话:“可以没有美味的点心,但不能没有伏特加;可以没有愚昧的笑话,但不能没有伏特加;可以没有惊艳的女人,但不能没有足够的伏特加;伏特加,多多益善!”

这句话看似是“酒鬼”的发言,但也从侧面突出俄罗斯人“嗜酒如命”的性格。

在俄罗斯不仅男人爱喝酒,女人的酒量也不输男人。我老公战友是黑河的,娶了一位漂亮的俄罗斯姑娘,众所周知东北人也是非常爱喝酒的,而且酒量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在俄罗斯生活后,竟然连自己14岁俄罗斯小舅子都喝不过。

而俄罗斯人之所以狂爱烈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让他们不得不大量饮用高度烈酒。

俄罗斯地处于北亚和东欧地区,地处北纬50度-80度的高纬度地区,从气候上来看,俄罗斯属于亚寒带和寒带地区,所以俄罗斯的夏天时间段,冬天气候非常寒冷且漫长,可以说俄罗斯几乎全年都处于“冬季”。

比如俄罗斯最冷的城市奥义米亚康村,气温最低时可达零下71.2度,虽然如此寒冷,但是当地村民平均寿命可达108岁。

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抵御寒冷,俄罗斯人常在冬季饮用高浓度的伏特加烈酒来驱走寒气,一杯下肚后,浑身感受到高酒精带来的灼热感,在零下30-40度的环境下就不觉得冷了。

2、伏特加属于俄罗斯国酒,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根据20世纪70年代雇佣调查此事的苏联历史学家的说法,伏特加最初是由15世纪后期克里姆林宫丘多夫修道院的僧侣制作的。

最初发明这款酒的人是把它当做消毒液来使用的,主要是为了伤口消毒,之后经过人们的改良后,在伏特加里又加入了植物根,蜂蜜,草药和植物精华,让原本的伏特加味道变得更加美味。

伏特加酒中使用的酒精通常是从小麦、黑麦、玉米、甘蔗、甜菜根、葡萄、蔬菜、水果等熬制发酵而成,口感变得越来越好,于是也慢慢成为俄罗斯重要的酒精饮料。

3、俄罗斯的酒作为当地人的精神食粮,价格比较便宜,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就像卫生纸一样,酒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也是一种必需品,在饭桌上他们会举杯、生活中也经常喝酒来庆祝某些事情,甚至在开展工作前也会喝上一杯。

在俄罗斯的商店里随处可见各种品牌的伏特加酒,就像矿泉水一样,喝酒消费人人都能承担得起,甚至很多人还会自己酿制伏特加酒。而在俄罗斯农村,酒就像白菜、土豆这些蔬菜一样,每天都会端上餐桌,对于人们来说,喝酒是唯一的娱乐方式。

俄罗斯当地经常会举办很多喝酒比赛,吸引大量的“酒鬼”参与其中。当然酒这种东西喝多了特别容易伤身体,而且俄罗斯人有着“喝哪儿睡哪儿”的习惯,致使很多俄罗斯的“酒鬼”在寒冷的冬天被活活的冻死在室外。

俄罗斯人嗜酒成性,为什么感觉有些人到中国来了却不胜酒力?

有人说:再厉害的俄罗斯“酒鬼”来到了中国,一杯牛栏山二锅头就能把他瞬间放倒。

这句话不假,俄罗斯人来到中国真的是不胜酒力,连一杯普通50度的白酒都喝不完。俄罗斯人喝伏特加都是“一口闷”,怎么面对中国白酒就不行了呢?是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喝中国白酒呢?还是他们故意装作不胜酒力?

在此,我们得先知道:中国白酒和俄罗斯伏特加有什么区别?

我们国家的白酒一般是用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等各种谷物,经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酿造而成,所以我们国家的白酒又称作“粮食酒”。

因此,中国的白酒在被酿造出来后,还要经过二次加工勾调,因为刚酿造出来的原浆酒度数太高,口感辛辣,刺激性特别大,直接饮用会给身体带来一定损伤,所以一定需要进行勾调。

当然不同的酒厂在勾调方面的技术和手法是不同的,甚至不同批次生产出来的酒口味都是不同的,因此爱喝酒的朋友们会发现,同一个牌子的酒,今天这个味道,明天就变味了。

而俄罗斯的伏特加则是用玉米和马铃薯,用精馏法酿造出的酒,基础酒精含量可高达96%左右。然后经过活性炭等等一系列方法,进行“过滤”和“除杂”,得到非常纯净的酒溶液,然后再通过蒸馏水勾兑降度,得到40-60度左右的成品伏特加酒。

不难看出,其实中国白酒和俄罗斯伏特加在制作工艺上其实非常相似,也都是用粮食发酵而成,照理说原浆味道应该都差不多,那么之所以俄罗斯人不喜欢中国白酒可能有这些原因:

1、制作工艺不同,俄罗斯人喝不惯中国白酒的味道。

虽然白酒的制作方法差不多,但是因为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环境,中国白酒有着不同的香型,比如酱香型、浓香型、特香型、清香型、米酒型等,不同香型的白酒口感和味道也各不相同。

而伏特加基本都是无色无香味,他们要么是直接喝冰镇的,要么是搭配一些饮料、啤酒、白开水直接混合饮用。所以当他们来到中国后,对于各种香型的白酒本就比较陌生,再加上不同香型的酒度数还不一样,口感跟自己习惯的伏特加差别巨大,一时肯定就受不了。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吐槽:自己邀请俄罗斯人来家吃饭,拿出珍藏的两瓶茅台,哪知道俄罗斯朋友只尝了一口就不喝了,直呼入口一种“医用消毒水”味道。

2、酒桌文化不同,因此很难喝到一起去。

因为白酒口感本就辛辣,喝一口下肚,肚子里仿佛就像一团火在燃烧一般,喉咙里也是火辣辣的,非得吃两口菜缓缓才行。

我曾仔细观察过身边亲朋好友在饭桌上喝白酒的摸样,基本就是一群人轮流敬一圈酒后,各自开喝,但是没有人会一口闷完,基本上都是小口抿一点点,吃两口菜后再开始新一轮的敬酒。

所以很多人喝酒吃饭,一瓶白酒能喝几个小时,没人会直接对瓶干完。但是俄罗斯人喝伏特加都是直接对瓶干完,而且伏特加一般是作为餐后酒,俄罗斯人喝酒时一般不吃菜,倒满一杯后彼此干完杯一饮而尽。

因此,俄罗斯人来到中国饭桌上,看着如此“文静”的喝酒方式,自然是接受不了的,试想一下,自己连闷两大杯白酒了,而你才小口抿了一点点,几乎动都没动,这样“不公平”的喝酒,再多的热情也浇灭了。

3、虽然都是白酒,但是中国白酒跟伏特加的度数是不同的。

伏特加的酒精度和中国白酒的酒精度是一样的,但伏特加的度数基本上都在40-43度左右,就算是有着“生命之水”的96度伏特加,在喝的时候也是需要在里面加些辅料的,但也不排除一些“酒蒙子”把它直接当水喝。

所以俄罗斯人喝伏特加更像是在喝调制的鸡尾酒,而咱们国家的白酒基本上起步都是50度,而且喝的时候里面压根儿不会添加什么别的东西。

俄罗斯人来中国喝50度,甚至60度以上的白酒,直接一口闷完,估计会全身难受很久,至少喉咙短时间内是“废了”。

结语。

所谓:小酒怡情,大酒伤身。俄罗斯人虽然嗜酒如命,但也并非人人都战无不胜,如果一些个别不会喝酒的人来到我们国家初尝了一杯80度老白干,直接撂倒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酒的度数不同,酒文化的不同,喝酒人的不同,导致了俄罗斯人会表现出不胜酒力的样子。

我们国家的白酒,就像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需要慢慢欣赏和品味,而伏特加更像是一种百搭酒,所以在很多国家伏特加都是用来调配鸡尾酒的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