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儿与生后一个月的婴儿,不同之处有如下表现:
1.睡眠时间:
●新生儿:一天的时间都以睡觉为主,每隔2~3个小时,会醒来吃奶,吃饱后再次入睡。1天大约在16-18个小时以上。
新生儿期,宝宝每天的作息,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满月后逐渐减少
●1个月婴儿:每天清醒着的时间延长,睡眠的时间较前缩短。每隔3~4小时就会进入睡眠,有的婴儿晚上能一直睡5~6个小时。
2.哺乳时间和进乳量
●新生儿:原则上讲可以随时随地按需哺乳。
新生儿期时比较,哺乳的次数和时间间隔相对稳定
●1个月婴儿:哺乳的间隔时间延长,每次哺乳的量增加。哺乳和哺乳间隔的时间都固定下来。
3.排泄次数和量:
●新生儿:每天的尿便次数频繁,每次的尿、便量少。一天排尿约15~20次,大便次数也很多,有些孩子每次哺乳时会有大便排出。
换尿布的频度随着月龄的增长而减少
●1个月婴儿:体内的尿便量能够积攒起来,排泄的次数减少。 每次排出尿便的量也增多。
4.视听能力:
●新生儿:眼睛视力很差,只能看到眼前20cm左右黑、白、红色的物体,且不会追踪移动的物体。听力相当发达,很大的声音会使他惊慌失措,对身边人的声音能有很好的反应。
新生儿几乎没有视力,满月后的视力水平有所提高。可以出现“追视”行为
●1个月婴儿:视力逐渐增强,眼睛可以“追踪”移动的物体。能用眼睛找寻,还会通过气味和触觉寻找到妈妈乳头的位置。会发出喃语声,和高低音调改变的哭声。面部出现丰富的表情,能对刺激和父母的呼唤声做出反应。
5.运动:
●新生儿:会不时地左右活动身体,这是自发的无意识运动。没有自主运动,对于来自外部的刺激,会出现“新生儿原始反射”的应答。
尽管运动发育能力不完善,但是“原始反射”会出现。如图显示为,原始反射之“握持反射”
●1个月婴儿:运动变得活跃,手脚会不时地出现拍打样动作。 接近1个月末时,在俯卧位上,有时能做瞬间抬头,或左右移动头和脖子的动作。
6.生活状态:
●新生儿:每天只是重复着吃奶和睡觉, 会因不同刺激短暂惊醒后再睡去。除了吃奶及哭泣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
由于皮下脂肪的增多,“婴儿肥”开始逐渐出现
●一个月婴儿:身体发育明显 体重和身高都增长明显。身体的皮下脂肪量增多,变得胖乎乎的,体重约增长1kg左右 。听、嗅、触等感觉能力都很发达。能够感觉到妈妈的存在,哭泣时听或闻到妈妈的声音,或气味后就会变得安静下来。
小结
婴儿从新生儿期到生后一个月儿的变化,就是从睡眠状态中逐渐觉醒。睡眠时间逐渐缩短的改变,同时伴随有孩子的体能、智能和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不断发育的过程。家长从这一时期开始,可以逐渐培养孩子良好的起居及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