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分三步走。
首先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钻地弹,然后再来说明一下钻地弹是怎么钻入地面或者工事的,最后再聊一聊钻地弹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题主的问题也就明了了。
钻地弹?
钻地弹顾名思义,往地底下钻的炸弹,这可是一种很厉害的武器。
这种钻地弹是美国人先搞出来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搞这种炸弹呢?
因为在现代化的战争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一些重要的军事设施,比如说司令部,军事指挥中心等等,都修建在了地下,躲避来自各个方向上的打击,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多。
不说别的,就拿美国人自己来说,他们在北美的防空司令部,就是一座建立在花岗岩山体之下的司令部,这个设施的深度相当的惊人,达到了一千米的深度。
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深度。
就目前为止,世界上大约有一万多个地下军事设施,这其中包括了一千四百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洲际导弹发射井,以及一些指挥控制中心和储存设施。
当然了这些地下设施就没有美国人搞得那么恐怖,一千米的深度,深度也就算了整个建筑还躲到了花岗岩山体下边。
所以美国人的防范意识还是很强的。
那么一般情况下,其他国家的这些设施,都在地下十几米或者几百米的深度。
所以钻地弹在这种情况下就应用而生了。当然了钻地弹的功能不仅仅局限在攻击地下设施,它还可以破坏机场跑道这一类的设施。
通常情况下,钻地弹按照推进系统可以分为钻地炸弹和钻地导弹,如果按照战斗部的类型可以分为常规型钻地弹和核钻地弹。
目前为止掌握这门技术的国家并不多,这其中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德国,当然我们也可以。
不过对于钻地弹的研究和使用,最早,最全,最为成熟,技术最好,钻地深度最深的,还是美国人。毕竟钻地弹就是美国人发明出来的。
接下来就说说钻地弹是如何钻地的。
这种炸弹它本身在弹头的位置上携带一个钻地弹头,这个钻地弹头也被叫做侵彻战斗部。
通常情况下,它是利用强大动能,狠狠地撞击地面,硬生生在地面砸出个坑来,从而实现钻地。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钻地弹弹头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弹头比较尖,整个单体呈细长状。这样做的好处是,同样的装药情况下,可以提高对目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能够更好地实施钻地。
钻地弹不仅从形状上下手,还在材料上下手,弹头甚至是弹体都是采用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的合金制作而成的。比如什么钨合金钢,镍钴合金钢,铬锰铬合金钢等等。
除此之外钻地弹的弹头内层和外层都会涂抹防热涂层,并且要在弹壳内部和装药的中间加一层防热衬垫。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采用各种优质合金钢的目的,是为了让钻地弹在钻地的过程中,弹体不会变形。
毕竟钻地弹说是钻地,其实更加准确地说是砸在地面上的,这种力度没有优质的合金钢做支撑的话,砸在地上的同时就会变成了铁饼,钻地不钻地的就不用说了。
那么涂抹防热涂层和加装防热衬垫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钻地弹在钻地的时候,和地面进行摩擦,我们都知道摩擦生热吗?这个热量可是很高的,如果不这么搞的话,一不小心里边的装药就很有可能提前燃烧起来了,就不会进入到指定位置爆炸的,效果会大大的削减。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钻地弹提前爆炸,钻地弹还有一个特殊的引线。
怎么个特殊法呢?
我们都知道炮弹炸弹,基本上砸到地面上就爆炸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钻地弹的头部必须是一个碰到地面不能爆炸的地下才行,不然就不能叫做钻地弹了,成炸弹了。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装上延时引线,当战斗部碰到目标之后,引信里边的雷管是不发火的,延迟三百毫秒以上,这才发火,从而引爆战斗部。
以上这一切的做法,就是为了钻地弹更好地攻击目标。
现在我们知道了,钻地弹其实就是依靠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强大的动能砸开地面,实现钻地的,那么它还有其他方法钻地吗?
有,还有两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被叫做复合侵彻钻地法。
怎么进行工作呢?使用这种弹头的钻地弹,它采用了一种复合弹头,在钻地弹的前边装上一个或者是多个聚能空心装药弹头,这个弹头的后边是一般钻地弹使用的侵彻弹头。
这种复合侵彻钻地弹碰到地面之后,最前边的聚能空心装药弹头,就会爆炸,从而产生一股十分强大的金属射线流。
这股射流就像开路先锋一样,对地面或者是混凝土目标进行攻击,这样的话钻地弹的前边就会形成一个坑道或者表层变软破碎,钻地弹顺着这个坑道就钻了进去,然后再使用侵彻部,进一步往深处钻,然后实施爆炸。
那么这个金属射线流,通常情况下对于土壤可以钻九米到十米的距离;如果换成混凝土的话,能够钻入3.4米到6.1米的距离。
从这个介绍中就能感觉出,这种复合侵彻钻地法钻入地下的深度会更深,所以这种方法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大力发展的一项技术。
不过这种钻地弹和普通钻地弹比较起来,威力会小一点。
这里边最出名的是英国的螺旋钻,德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梅菲斯特,以及美国人研发的FMU—152等等。
再有一种就是复合装药弹。
啥意思呢?这种复合装药弹,可以进行三级爆破,钻入更深的地下。
比如弹体命中目标之后,第一步和复合侵彻法一样,先引爆空心装药,形成金属射流在地上开个洞。
第二步,到达一定程度,比如遇到了混凝土结构之后,再爆一次,开个洞,钻地弹继续往里钻。
第三步,钻地弹遇到加固工事的钢板,或者是感觉到了工事内部的辐射,再次引爆。
第四步,进入到掩体内部,这枚钻地弹才开始实施真正的破坏,主装药发生爆炸,彻底摧毁这个地下建筑。
以上三种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方法。
最近美国人又开发出一种更加先进的钻地方法,叫超空泡技术。
那么这种技术是如何使用的呢?具体过程不清楚,简单地说,这种使用了超空泡技术的钻地弹,可以在行进的过程中将介质给推到两边,这其中包括,水,土壤,混进土等等。
所以使用了这种技术的钻地弹可以钻进更深的地下,据说可以达到三百米的深度。
这个数据要比,目前美国储存在武器库中最强大的BLU—113钻地弹的钻地深度多出了十倍。
那么现在大多数钻地弹能够钻入的深度是多少呢?
这里必须说明一下,下边的数据是大多数国家,使用的一般钻地弹的数据,毕竟美国造的有些钻地弹太特殊了。
就目前来说钻地弹,如果钻的目标是一堆混凝土的话,可以钻入六米到十八米的距离。
如果钻地目标是一般的土壤的话,这个深度可以达到三十米(据说还有更高的,高达九十米)。
这种威力是很恐怖的,据说一个一千吨当量的核弹,如果钻到地下爆炸,那么形成的弹坑直径,可以达到一百米,而坑的深度可以达到三十米。
目前美国人造的最大的钻地弹,被叫做碉堡克星。这种钻地弹最大的特点就是足够的大,重达13.6吨,光装药量就达到了三吨。
别看这家伙的个头挺大,但精度可是一点都不差的,使用GPS导航,攻击精度可以做到1.2米之内。
这种钻地弹外壳使用的是更加坚固耐高温的镍钴钢合金,据说对于一般加固过的混凝土钻入的深度可以达到六十一米;如果换成坚硬的岩石的话,依然能够钻进去四十米;如果换成超强加固混凝土的话,是八米;如果换成一般松软的突然,这个数据就恐怖了,可以达到一百八十米到二百米的深度。
就这数据了,美国还在打算对这种大个头的钻地弹进行改造升级,期待它具有更强的钻地效果。
以上是关于钻地弹如何钻地的说明,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钻地弹是怎么来的。
钻地弹的来历。
话说在1991年发生了海湾战争,当时伊拉克就建立了很多地下掩体。
美国人带着多国部队打过来之后,他们就发现使用什么激光制导炸弹进行精准射击,或者是使用常规炸弹实施地毯式的进攻,对这些地下掩体里边的军事指挥中心,是一点用都没有。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人就开始临时设计一种可以钻入到地下,实施爆炸的武器。
最终他们使用二百零三毫米的炮管,在里边装填上炸药,作为弹体,然后在前边加装一个FBU—27的激光知道炸弹的制导部件,这就是最初的钻地弹,被叫做GBU—28。
这种钻地弹长度接近六米,重量达到了2.1吨,根据效果来看,可以钻入厚度三十米的土层,或者是六米的混凝土层。
东西造出来之后,在1991年二月二十七号,美军就第一次使用了这种钻地弹。
据说这枚钻地弹击中目标之后,六秒左右的时间就起爆了,看到的效果是钻地弹钻入的位置出现了大量的浓烟。
后来美国又开发出了GUB—37,这同样是一款依靠GBS制导的钻地弹,这种钻地弹还有一个外号,叫掩体粉碎机。
这种新款的钻地弹,后来就被美军应用到了伊拉克战争,还进行了两次斩首行动。
第一次钻地弹钻入了1.8米到2.4米的距离,第二次据说人家离开了十分钟,美军的钻地弹到的。
第二次进攻的时候,美军使用了四枚钻地弹,前两枚爆炸之后,后两枚是顺着前两枚钻地弹的洞钻进去的。
这四枚钻地弹前后爆炸,就形成了一个八米深的弹坑,至于这个地下指挥中心,可以说是被彻底地摧毁了。
此后美军对外的战争中,都能看到钻地弹的身影,科索沃,阿富汗,南联盟等等。
美军对于钻地弹特别的钟爱,甚至于他们还会使用钻地弹攻击躲藏在山洞里边的武装组织。
到了1997年的时候,美国又造出了一款叫做B61—11的钻地核弹,第二年的时候,美军就将这种钻地核弹部署出去五十枚。
这种钻地核弹使用B—52,或者B—1,B—2战略轰炸机进行投送,要么使用F—16也是可以进行投送的。
这种核弹在岩石上可以钻两米,土壤钻十五米,当量最小的都在三十吨,最大的可以达到三百吨。
美军为了提高这种核弹的投掷距离,又在这种钻地核弹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带制导滑翔的钻地核弹。
这种具有制导滑翔功能的核弹,可以由B—2隐形轰炸机,在距离目标几十公里之外实施投放。
说道这里,不免我们会产生疑问,那么遇到这种钻地弹就没办法了吗?
这么说吧,这个世界矛和盾是对立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既然钻地弹这根矛出现了,那么针对钻地弹的盾显然也不会迟到。
最简单的就是使用高强度混凝土技术,这种混凝土的强度可以达到100兆帕,如果在里边加上钢筋纤维,还能抵抗住钻地武器的侵彻。
接着是针对钻地弹垂直撞击的特点,建筑地下建筑的时候,工事的表面带上圆形或者卵形的凹凸面,让钻地弹的攻击角度加大,甚至发生跳弹的现象,不能够实施钻地。
要知道,钻地弹的攻击角度很重要,最佳角度是和地面形成九十度的攻击角,如果角度太小,弹道就会偏转,甚至是发生跳弹的。
第三种,就是堆积防弹层,消耗钻地弹的动能。
还有使用偏航板,避弹层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想方设法的让钻地弹的弹道发生偏转或者是消耗钻地弹的动能,不让它往里钻。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