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想吃老火腿香肠,老婆想吃肉粉香肠 ,对于我这个家庭的出气筒来说,左右为难。突然,我计上心来。
天津人把所有的酱制品都叫酱货。天津人爱吃酱货,我家也不例外。我儿子爱吃的老火腿香肠指的是天津迎宾老火腿香肠,是由天津肉类联合加工厂生产的。该厂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叫做天津市第二食品加工厂 ,简称二厂。
二厂以生产各种熟肉制品闻名。讲究现屠现宰配以古法酱制而成。制作过程极其讲究、卫生,让顾客吃着放心。品种有酱各种猪下水及各种香肠,其中尤以迎宾老火腿和玫瑰味火腿最被天津老少爷们儿们津津乐道。玫瑰火腿肠还曾远销海外。
我老婆爱吃的肉粉香肠是天宝楼独有的熟肉制品。天宝楼建立于上个世纪20年代 ,距今已100年有余,货真价实的百年老字号。
天宝楼牌匾上的这三个字,还是天津近代四大书法家华、孟、严、赵之首华世奎老先生所提。原来的牌匾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在挂的牌匾是后人仿制的。
关于天宝楼牌匾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一天晚上,华世奎正在戏院听戏。腹中饥饿,就叫随从叫了天宝楼的食盒。天宝楼的掌柜就利用这梦寐以求的机会顺势向华老先生求字。
当时华老的字是一个字一百大洋,这在当时视为天价,求字的人仍是趋之若鹜、求之不得。肉香味儿美的酱肉吃得华老先生心花怒放,欣然提笔挥毫写下天宝楼这三个字,字体苍劲挺拔、凝重舒放。从此天宝楼三个字连同它的酱肉深入人心。
天宝楼的酱肉无论从原料选材,还是秘制过程都有其独到之处。以京式酱肉为例,须精选肥三瘦七的猪腿肉,不经过熏制,而用长年老汤煨、煮4个小时以上,致其色泽红润、红白相间、酱香醇厚、软烂入味。
除了酱肉,天宝楼还经营酱肘子、酱牛肉、特色粉肠、松仁小肚、酱豆腐干、素什锦等等品种,都被天津的吃货们追捧为下酒神器。
天宝楼酱货和二厂酱货从来都是天津人餐桌上的两个杠把子,谁才是天津酱货的舵把子一直争论至今。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儿子最爱吃二厂的老火腿,我老婆最爱吃天宝楼的肉粉肠。那我就都买上一些,两不得罪,大家说我这样做,行吗?
天宝楼的酱猪头肉是我的最爱。入口绵烂、肥而不腻,它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口感十分丰富,不是简单地用咸、鲜能够表达清楚的。周末闲暇之余,切上一盘,再来一壶老酒,一口酒一口肉,身心放松下来,思绪也随着肉的浓浓香气慢慢地飘向远处。
二厂酱货走的是亲民路线,自创始以来一直被广大的底层人民群众所热爱;而天宝楼酱货走品牌路线,一直被达官显贵和吃货们所热捧。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已不分什么上层、底层。不管是天宝楼还是二厂的酱货都已经被端上了老百姓的平常餐桌。
我坚信天宝楼也好、二厂也罢,他们都将会把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传承下去,必将励精图治、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