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小说中,有哪些江湖人士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说点好玩的,博您一笑。

一,王重阳

大家都知道,王重阳是全真教掌教,天下五绝之首,武功天下第一。年轻时,曾高举义旗,抗击金兵侵略。

但历史上的王重阳可不是这样的。

王重阳生于1112年的咸阳,年轻时考中过金国的武举,当过几年小吏,后嫌官小愤而辞官,隐居山林。再后来悟道出家,收了马钰、丘处机等人为徒。

所以,王重阳从没抗击过金兵。

现代史学家,也一般称呼他为金代道士。

金庸之所以把王重阳塑造成抗击侵略的义士,可能是因为金庸当时信道教,潜意识的将王重阳偶像化了。

对了,历史上的王重阳真修建过活死人墓,并在里面隐居两年。

活死人墓位于现在的西安市祖庵镇南时村。

二,尹志平

历史上的尹志平是王重阳的徒孙,曾先后跟随马钰、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学习,是全真教第六代掌教。

其人谦逊有礼,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勤于诲人……是一位道学大宗师。

关于他的传奇故事颇多,传说他曾度化数千太行山的强盗,让强盗弃恶从善;还传说,他经过之处,必有信徒在道路两旁摆放鲜花,望尘而拜。

《神雕侠侣》问世后,尹志平彻底沦落为无耻淫贼,被亿万人唾骂和羡慕。虽然金庸老爷子在新修版中,把尹志平改为甄志丙,但大家习惯使然,骂的依然是尹志平。

金老爷子让尹志平变为无耻淫贼的动机,无从考证。

可能是为了写人性的复杂多变;也可能是他比较讨厌尹志平;或者历史相近,尹志平刚好要继承全真掌教,所以找他背锅。

三,大理段家

段正明、段正淳、段誉、段智兴皆为历史人物。分别为大理的第十四位,十五位,十六位和十八位皇帝。这几位晚年时,都出家为僧。

段誉在历史上叫做段正严,又名段和誉。他的好妹妹,王语嫣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其原型为段和誉的妃子,德妃。

德妃为段和誉生下大理第十七为皇帝,段正兴。段正兴登基后,奉德妃为太后。

所以,大家不必为新修版《天龙八部》的结局纠结。

段誉的亲生父亲段延庆,虽然历史上没有其人,但在民间故事中有。

明代李以恒的《淮城夜语》记载——有一个叫做段延庆的人,在大理建龙女祠。祠建成后,有一美女找到段延庆说:“我是龙女倩珊,感谢您为我建祠以享香火。小女子无以为赠,唯有……”

而历史上的段正淳非常怕老婆,对老婆言听计从。曾写下“夫不如妻,亦是大好事。妻叫东走莫朝西”的名言。

所以,段延庆、段正淳、刀白凤之间的纠葛,是金庸把历史和民间传说相结合。

四,黄药师

黄药师当然不是历史人物,但他的祖上是。

新修版《射雕英雄传》中曾提过,黄药师的祖父是御史。因一再为岳飞鸣冤而被贬官,后因呼吁百官和百姓保护岳飞,而被秦桧杀害,全家流放云南。

历史上,只有一位黄姓御史为岳飞奔走呼号,大声疾呼,他叫做黄龟年。这位黄龟年很了不起,是双料驸马。

也就是说,黄药师是皇亲国戚。

正是有了这层关系,郭靖黄蓉统领襄阳城防卫几十年,而没有遭到猜忌。

五,陈近南、冯锡范

陈近南和冯锡范,历史上真有其人,与刘国轩并称为台湾三杰。

冯锡范的人品,与小说中差不多,阴险狡诈。

郑经去世后,冯锡范发动东宁之变,罢黜监国的郑克臧,将其绞死。后立郑克塽为主,自己独揽大权。

冯锡范投降满清后,康熙很不厚道的封他为忠诚伯爵。

咱们所喜欢的天地会总舵主,不论小说还是历史,都同样令人敬佩。无奈,遭到冯锡范和刘国轩的嫉恨、排挤、陷害。

1680年,陈近南因忧郁成疾,当年病逝。历史上的总舵主,叫做陈永华。

六,吴六奇

历史上的吴六奇,可不是浪子回头,忍辱负重,志在反清复明,最后壮志未酬的英雄好汉。而是一个手上沾满鲜血的大汉奸。

臭名昭著的“禁海令”,就是他实行的。

为了“片帆不下海”,吴六奇屠戮了数以万计的潮汕海民。他也因此得到了顺治的赏识,一路加官进爵。

金庸之所以给大汉奸洗白,据说是因为其祖先查继佐。

著名的《明史辑略》案,查继佐也牵连其中,被下狱,但没几天就被放了出来。这引来了无数猜想。

有的清朝史料记载,明史案的举报人,就是查继佐。也有传言,查继佐是吴六奇所救。因为吴六奇能发迹,全靠查继佐的馈赠和引荐。

虽然,孰真孰假,还在考证当中。但金庸作为查继佐的后代子孙,自然不会说祖先的坏话。

为了给祖先正名,所以金庸不遗余力的洗白大汉奸。让查继佐脱罪这事,看起来是那么的清清白白,坦坦荡荡。

注:除了上述这几位外,张三丰、赵敏、阿九……等江湖人士,历史上也真有其人。但老黑我此时肚子咕咕叫,急于干饭,就不一一介绍了,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