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式木柄手榴弹捆绑起来,其中一个炸了,别的不会被炸飞吗?

谢邀,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有讲究的。

把手榴弹捆绑起来其实叫做“集束手榴弹”。这是一种手榴弹常用的使用方法,主要是为了加大手榴弹爆炸的威力。或者用来布置诡雷。

至于“其中一个炸了,别的不会被炸飞吗?”就涉及到了炸药的一个专业知识——“殉爆度(Sympathetic detonation)”。殉爆度是指炸药对震波的敏感程度,说白话也就是指炸药受到其他炸药爆炸影响而起爆的难易程度。这是几乎任何弹药都要重视的一个特性,通常叫做SD。

大家有的时候看到一枚小小的反坦克导弹,直接将坦克炸成一个火球。其实就是“殉爆”在产生作用。例如上面动图中的陶式反坦克导弹,装药量只有6.14公斤。这种装药量如果仅仅是爆炸的话,对于坦克的威胁是微乎其微的。但是要看看下面的导弹结构:

这种导弹有两个向下的预制破片战斗部,在到底坦克顶端的时候会被引爆,抛射出两枚自锻破片。这两枚自锻破片可以迅速地击穿坦克的顶部装甲进入坦克内部。

但是从常理上来说自锻破片(EFP)顶多是紫铜撞钢板,并不会发生剧烈的爆炸。真正爆炸的则是坦克中的弹药。再回去看那个动图,你会发现三次爆炸。第一次是陶氏反坦克导弹的战斗部被引爆,第二次是坦克内部的弹药被自锻破片引爆,第三次是坦克弹药库殉爆。

苏系坦克为了紧凑把弹药库设计在坦克炮塔正下方,在攻击顶攻击出现之前是很好的设计,但出现了攻顶打击之后,这个设计就很吃亏了。

不仅仅是坦克,二战日本空袭珍珠港的时候,一枚航弹击中了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的弹药库,其中的弹药也殉爆了。直接造成了亚利桑那号的沉没。

你现在知道了殉爆的危害。至于殉爆度的测量是依据专门的测试来判定的。一种单一成分的炸药会被做成固定直径的圆柱体,然后按照特定的距离来排列

引爆其中的一颗,看周边不同距离上的炸药是不是会受到爆轰波的影响而爆炸。一般的炸药殉爆度为2-8,也就是指距离如果拉开到2倍到8倍装药柱半径的距离上才不会发生殉爆。

不仅仅是炸药有殉爆的问题,就连发射药也有殉爆的问题。只不过比炸药的殉爆度要小一些。

所以你看到现代军舰的弹药库是这样的情景:

发射药筒有一个大约0.2倍药筒半径的间隙。而到了弹头的储存部分则有大约8倍弹头半径的存储间隙。

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防止殉爆产生。

说回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手榴弹内通常装药为TNT,TNT的殉爆度为2,只要两个手榴弹之间的距离在手榴弹装药量半径的2倍以内这一捆手榴弹就在殉爆范围内了。这时当集束手榴弹内部的那一枚手榴弹爆炸之后,它的周边的手榴弹也都会同时被引爆。道理就是这样的。

至于有的答主说几个爆仗捆在一起会不会同时引爆,这个就要看鞭炮的结构了。

大部分鞭炮是黑火药加上镁粉制作的,它们的殉爆度仅仅为0.5甚至更低,而且鞭炮咱们看是很粗,但是外面是纸壳,这些纸壳的厚度就远远的超过0.5SD了,这时候两个鞭炮挨在一起几乎不会产生殉爆的现象。当然了,碰上皮包馅大的鞭炮还是要小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