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典韦能打过颜良吗?

典韦是曹营第一猛将,号称古之恶来;颜良是河北第一猛将,号称勇冠三军;典韦VS颜良,典韦打得过颜良吗?

有一些伪三国迷,最喜欢拿三国“二十四名将”说事,典韦排名第3,而颜良排在第22,所以典韦比颜良强太多了,。这些伪三国迷大多都是电视迷,或者是评书迷,对三国演义原著一知半解,甚至从来没有细致地读过。

01.依据“二十四名将”来讨论典韦、颜良的武力高低,大错特错。

我们先看一下被伪三国迷推崇的“二十四名将”,引用一下: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

神枪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

这个说法,与历史无关,与演义无关,与评书沾点关系,其实就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顺口溜。其中的的武力排名顺序,它到底靠不靠谱呢?我们只看下面两句。

先看第一句,“一吕二赵三典韦”。

吕布第一,无可争议;赵云第二,较有争议,本文不讨论;典韦第三,凭什么呢?

葛坡大战,典韦VS许褚,打到天昏地暗,三五百回合,不分胜负,为什么典韦第三、许褚第八?考虑许褚的感受了吗?许褚血拼马超的战绩,典韦拿什么比?

排在典韦后面的三位狠人,关羽斩杀了最多的猛将,三刀把文丑砍到心怯而逃;马超二十合速败张郃,把许褚逼到卸甲弃刀;张飞是唯一单挑吕布百余合之人,还能够冲破曹营八虎将的围攻;典韦拿什么战绩排在他们前面?他们三个服气吗?

再看这一句,“神枪张绣和文颜”。

首先就是被称为宛城绿灯侠的张绣。笔者写过一篇三国演义“36枪将”的盘点总结,有太多人不看内容、只看序列号,就纷纷留言说,“张绣呢”,“没有张绣,不用看了”,这些人都是评书迷,根本不懂演义。在演义中,张绣只是说了句“操贼辱我太甚”,但他有任何武力表现吗?

其次就是颜良、文丑。白马之战,颜良二十合速败徐晃;延津之战,文丑射翻张辽之后再杀退徐晃;但是徐晃排在了第15,颜良却排在第22,颜良已哭晕在厕所!

有人可能会强行解释一波,说“二十四名将”是指军事能力排名,那就更让人笑话了!如果论军事能力,典韦何德何能,能够排在张辽、张郃、魏延等等一众名将的前面?邓艾、姜维又该多么不堪,竟然排在张绣、颜良之后?

总之,“二十四名将”的说法没有任何依据,完全经不起推敲,就是个极不靠谱的顺口溜,但凡读过演义,就不会拿这个顺口溜讨论武力。

典韦真的排名第三吗?颜良真的那么菜吗?这两个问题,我们分别讨论一下。

02.典韦的武力如何定位?大致排名第几?

在曹操面前,夏侯惇介绍典韦,主要说了两点:

1.“提头出闹市,百人无敢近”。典韦为朋友杀了一个人,提着人头过闹市,大家争相躲闪,是惧怕他的勇猛吗?并不是,主要是不敢招惹行凶罪犯,害怕摊上事,人人避之不及。关羽杀了当地豪族一大家子,徐庶这种文人都可以为友杀人,而夏侯惇14岁就为师杀人了,因此,典韦杀人之事,并非多么神勇无敌。

2.“逐虎过涧”。这件事如果放在梁山群,能够把武二哥比下去,但是在三国群,就没什么可吹的了。曹彰,“喜搏猛虎”,这个搏,不是刺或砍,大概是徒手相搏,把胖揍老虎当成家常便饭;孙礼,后期出场的武将,武力值大概三流偏强,但是有猛虎欲扑曹睿,孙立“下马拔剑斩之”;孙权,逍遥津怒送十万人头,他清闲起来还能打猎射虎呢!所以,典韦抡动双戟追逐老虎,在三国演义这个猛人如云的世界观里,大概就是打小怪刷经验的行为。

在曹操面前,典韦展示才艺,主要有两点:

1.展示兵器,一对八十斤的大铁戟,“挟之上马,运使如飞,往来驰骋”,获取纷纷点赞。

2.展示力量,众军士挟持不住岌岌欲倒的大旗,典韦赶过来,“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迎来纷纷喝彩,曹操盛赞为“此古之恶来也!”

这两处展示,堪称豪壮,但主要是力量展示,武艺的实用性暂时看不出来。

我们看一下典韦的实际作战表现,附带分析其武力特点。

1.濮阳夺寨之争,曹操被吕布麾下的骑兵追杀,典韦冲过来,取出十余支短戟,当敌兵冲到五步之内时,以小飞戟刺之,“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此后,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拦住去路,典韦抡开双戟,奋力向前冲杀,四将抵挡不住,“各自逃去”。

从这一战可知,典韦虽然靠暗器在较近距离内刺死了敌兵,但是斩杀将领的能力比较差。郝萌,后来被张飞一合生擒;曹性,后来被拔矢啖睛的夏侯惇一枪刺死;成廉,被吕虔追杀时惨遭射死;宋宪,最厉害的一个,在颜良手下走不了三个回合;但是典韦遇到这些超级菜鸟,本可以铁戟斩乱麻,但竟然一个人头都拿不到。反观赵云,凤鸣山遭遇围攻,刺死韩家五口;反观马超,历城遭遇围攻,刺死杨阜的七位族弟;再看许褚,秒杀李暹、李别,双挽人头归阵!

2.濮阳城混战,曹操中计被伏,仓皇逃至城门口,被高顺、侯成截住。典韦再次及时冲出,把这二人杀到“倒走出城”。

3.火烧濮阳城之前,列阵单挑,高顺谴侯成出马,典韦出场,“战不三合,侯成抵敌不过,回马便走”,被典韦赶到了吊桥边,退入城中去了。

上述两次战绩,再次印证了典韦的斩杀能力太差,单挑侯成这种三流角色,竟然让他跑路了,而且没能完成追杀。

4.曹操征讨汝、颍地区的黄巾余党,双方会战于羊山。何仪派副帅出场搦战,典韦拍马而出,三合之后,将对方刺死。

这是典韦唯一的一次单挑斩杀,对方是一位无名氏。

5.葛坡大战,典韦追杀何仪,许褚(刚出道)一合生擒了何仪,典韦与许褚展开单挑,共分为三场,两人完全战平,而许褚每次都是主动搦战,丝毫不惧。

有人说,因为曹操要收降许褚,因此典韦没下死手。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两人基本打完了,曹操才得到消息,根本不存在典韦放水的情况,与许褚单挑徐晃、庞德,完全不是一码事!典韦要抢夺战利品(何仪),能不卖命厮杀吗?

有人说,典韦是单挑副帅、追杀何仪才遇到许褚的,有体力损耗,似乎有点道理,其实不然。文丑斩杀严纲、杀散四骁将、冲破敌阵、追杀公孙瓒,然后与赵云战平;赵云单挑许褚、又被李典于禁夹击、连夜奔波、刺死高览,又三十合杀退张郃;马超速败于禁张郃、刺死李通、冲散曹军、追杀曹操,最后被曹洪拼命抵抗;这三人属于确凿的连续作战后体损明显,但典韦这个,实在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真正有所保留的,是许褚!许褚一直率领宗族与本地的黄巾余党作斗争,他肯定知道曹操在此处作战,他要为宗族谋一个出路,因此生擒了何仪,准备做进身之礼献给曹操,当曹操问他“肯降否”,他立即答道“固所愿也!”这种情况,他怎么可能与典韦拼命呢?你看他开战前怎么对典韦说的,“你若赢得这口宝刀,我便献出”,许褚根本不是在拼命,更像是在比武。

此外,典韦三合杀死了何仪的副帅,而许褚一合生擒了何仪,以此来看,似乎许褚的敏捷属性要高很多!

再说一点。之前吕布率领八健将亮相单挑时,亡命之徒夏侯惇、先登死士乐进积极表现,与对方捉对单挑,吕布冲出来,这两人立即逃回,但典韦并没有冲上去拦住吕布,导致曹军败退四十余里。许褚呢,刚一投降,就第一个冲出来单挑吕布, 绝对比典韦更有血性!

总之,典韦的实力,与早期的许褚完全相等,不可能更强。许褚在后期通过与诸多猛将交手多次,成长明显,绝对超过了典韦。

6.典韦的谢幕之战。这场厮杀大家都很熟悉,不再描述细节,只说两点。

其一,典韦的腰刀砍出缺口后,并没有充分发挥武艺,也没有更换兵器(比如地上的刀枪随处可捡),只能依赖于力量,抓住两个人当武器,“击死八九人”。反观关羽,在镇国寺仅凭一把剑,就可以杀散二百余刀斧手。

其二,典韦的防御能力较差,刚一开打,就被射了数箭,后来背后还被刺中一枪,直接倒地吐血而死,这种遭遇群殴时的表现,对比于赵云、马超动不动就被一群猛将带兵围攻,亦或是许褚在仓亭之战中“立杀数十将”,似乎都相形见绌许多!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大致得出,典韦的武力值,等于早期许褚,低于中后期的许褚。如果论排名,应该排在吕布、关张赵马之后,不高于黄忠,略低于许褚,而且还没考虑颜良,大概就是第八九名的样子。典韦只是一副蛮力,因此过度依赖于力量,武艺并不灵活,斩杀能力太差,防守能力较差。

03.颜良的武艺如何定位?大致排名第几?

讨董之战,十八路诸侯被华雄吓破胆,袁绍曾经说,颜良若在,必斩华雄,这句话,应该不是吹牛!

徐州风云,吕布听说袁绍派兵前来征讨,而主将是颜良,竟然“闻之色变”。此前,吕布投靠袁绍,傲慢将士,为袁绍账下诸将所不容,只好去投奔张杨,看来他对颜良也非常忌惮!

白马之战,曹营听说颜良来犯,很多人认为颜良“勇冠三军,不可当也”,纷纷恐惧,不少人主张求和。

颜良速败徐晃后,“曹营诸将栗然”,夏侯惇、许褚都没有强出头。曹操问,谁能敌住颜良?程昱并没有举荐自己人,而是说了句“非关公不可”!

以上述种种来看,颜良的名声及震慑力,比典韦大多了!

我们再看颜良的武艺表现。

1.冀州城门,耿武、关纯想要行刺袁绍,刚一行动,颜良、文丑冲出,分别将这二人秒杀。

2.白马坡,宋宪单挑颜良,战不三合,手起刀落”,宋宪身首异处。

3.宋宪惨死,魏续上前报仇,被颜良照头一刀,劈于马下。

4.徐晃第三个出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颜良这种恐怖的攻击力,直接把曹营诸将镇住了,“诸将栗然”!

什么叫“栗然”呢?打个比方,萧远山、慕容博与乔峰的实力相差不大,但明显强于鸠摩智,远强于慕容复,结果扫地僧一出来,两个回合就秒杀了萧远山、慕容博,试问鸠摩智、慕容复会不会被吓到打哆嗦?夏侯惇,敢于单挑吕布;许褚,敢于单挑吕布;但是在颜良面前,他们都怂了,浑身筛糠!就是这种效果。

再看潼关之战。马超二十合速败张郃,曹操也亲口称赞说“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可是曹营诸将根本不怕马超,李通都敢往前上,曹洪也敢咬牙死顶,当曹操说了句“马儿不死、如何如何”,夏侯渊直接冲出去与马超单挑了!

对比之下,颜良的恐怖武力所带来的威慑力,绝对强于马超。

5.颜良之死。这场单挑,大家都很熟悉,不再赘述细节,只说四点。

第一,关羽“倒提青龙刀”,没有做出挥舞、抡动的动作,颜良会错了意,没有任何防备;

第二,颜良“方欲问时”,他到底要问什么?这个前因后果,在当今市面上通行的毛本演义中,已经删掉了,如果翻阅更早的嘉靖壬午本,就会明白其中原委,因为刘备曾经嘱咐颜良,在阵前打听关羽的消息;

第三,颜良“措手不及”,他根本没有做出任何反抗,就被关羽一刀砍了!

第四,关羽的赤兔马速度太快了,如果是一般马匹,未必能够一击必杀。

总之,这不是一场有效单挑。类似的情况,还有如下两处。

高览,能够与许褚展开激烈厮杀,但是在穰山之战时,因为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刘备身上,被赵云从后军冲过来,一枪刺死,稀里糊涂地就挂了!

夏侯渊,能够与马超展开拼命模式,但是在定军山之战时,因为来不及上马,被黄忠俯冲而下,措手不及,被赶到麾盖之下一刀劈死。

高览、夏侯渊之死,与颜良之死雷铜,都不是公平公正的单挑,不能作为评定武艺的直接依据!其实,如果公平单挑,关羽绝对杀不死颜良,如果没有赤兔马,关羽未必都够战胜颜良!

再说一下徐晃。徐晃的武力值,与张郃、张辽、夏侯渊等人基本在一个水准线上,差别微乎其微,能够单挑许褚五十合,基本战平。徐晃善使大斧,也是力量型武将,但是在颜良的力量以及爆发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对比徐晃来看,许褚内心有自知之明,他与颜良的差距,非常明显!

颜良二十合速败徐晃,这种恐怖战绩,隐隐直追吕布,五虎将未必能够打的出来。

小结:颜良可以冠盖曹营诸将,让最敢于出头、最善于拼命的许褚直接认怂了!颜良的武力值,似乎能够与吕布相提并论,丝毫不亚于巅峰期的五虎将;而超一流中排名靠后的许褚、典韦,是肯定不如颜良的!

结语:典韦的武力值、合理排名,不如颜良;韦的名声、威慑力,不如颜良。典韦只是过渡依赖于力量,但颜良的力量丝毫不差,甚至可能略强;典韦的斩杀能力太差,与颜良有明显差距。综合上述几点,典韦在颜良面前,不具备任何优势,他是打不过颜良的!如果二人单挑,典韦大概能够顶住五六十回合,就会败阵;如果死战不退,典韦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