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看过吗?里面有这么一段故事,刘备老说自己是汉室宗亲,在外招摇撞骗,曹操就带着刘备去见汉献帝,查查他是不是,不是的话直接一道圣旨弄死拉倒,以绝后患,冒充皇亲国戚,诛九族都够了,一查族谱这还真就找到祖宗了,中山靖王刘胜(你看这王封的一看就不是什么有实权的王),这是谁?汉景帝刘启第十子,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按辈分还是汉献帝的叔叔辈,所以刘皇叔的称号是这么来的,你想想一个东汉末年人物追宗溯源到西汉初年,差不多将近400年,姓氏的作用大吧。
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什么?姓氏的意义是什么?第一,追宗溯源,可以告诉你是从哪里来的,老祖宗是谁,但凡传到刘备这二十几代之中有一代随母姓,得,绝对查不到,断代了,第二,家族荣耀,汉,刘姓乃国姓,一般人可不能用。
你可以说现代社会了,认祖归宗不重要,我就一普通老百姓,也没什么家族荣耀可言,好吧,那么我们就来聊聊小的,近的。
随母姓?那母姓又是随谁的姓?父亲,那为什么不随母姓?就算你想把自己的姓氏传下去,又怎么能保证女儿的后代也和自己一样随母姓?
现在还是父系社会吧,绝大多数人还都是随父姓的吧,当这个孩子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是随父亲兄长一个姓的时候,会不会想为什么我不是?爷爷奶妈甚至父亲会不会更偏爱更亲近这个跟自己同姓的孩子?因为一个姓氏隐隐之中把家庭给割裂了,不值得,一个东西存在几千年且没有明显的弊病总有它的道理。一个家庭姓氏的不统一对成年人而言没太大所谓,影响的其实是孩子,娘家想要彰显地位的方式有很多,姓氏一个符号而已。
这种现象或许在若干年后会变得很普遍,但至少在我有生之年不会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