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小龙活着,和成龙相比会怎样?

我觉得我一连接到三个有关这个话题,感到很无聊,也很遗憾!现在网上有人一再炒这个热度,碰这个“磁”,是刷存在感啊?还是“蹭”流量?本不想再碰这个话题,觉得无任何意义,瞎耽误工夫!今早打开手机察看有何新闻?却又见这个话题,顿觉有些话还是一吐为快吧!

1.历史没有如果!也不可能重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如果李小龙还活着,(权且他还活在当下),那十之八九不会有成龙!或可以肯定没有成龙的今天,历史上看正是因为李小龙的突发夭逝,影视功夫界极需出现一个能接“李式影响”班的人物,欲再次打开功夫票房记录和其“震撼”影响,于是成龙就在众多的、李式接班人级别的、被打造者中诞生了,要知道李活着时成一直在跑龙套、做群演,所以李的突然离世才导致成龙后来的出现。可以说没有李就没有后来的成!

2.坦率讲成龙功夫片里的动作表演难度,确实像成龙所讲那样,要难过李当年多少倍!囿于李的搏击理念与哲学因素参与功夫动作中,实战中既讲究一招制敌,去繁从简不要花拳绣腿,但又不能影响影视观赏效果,所以在他的打斗中都(相较于后来成龙以及其他的后来者)比较简洁明快,尽量展现一击必杀,不拖泥带水不要花花动作,更显贴近当代西式的打斗理念,一改中式武打较为僵化的俗套,于是就产生了其震撼效果!可以说李是把中国功夫融汇在了西洋的打斗理念中的、第一人!严格讲也是唯一的人!

而后来他的继承者、步其后尘者如成龙和其他人,其打斗理念不尽相同又显各异。即便也遵循李的打斗动作,摹仿其动作但终不得其理念要素,产生不了那种当年的震撼效果,若改之恐怕只有“创新”了。

3.由于成龙自幼入戏班专攻武行,就其武功动作其基本功不差李之下,我认为应在李之上,说白了比较专业也较全面均衡。因李是半路出家,十四五岁才拜师学武,而又没学几年就出国了,与其说李是武出身不如说是舞出身!学武之前李己是恰恰舞的“舞王”了,实事求是讲李后来的武功长进;一.得益于先前的“舞功”,助进了其武功动作的脚步移动轻盈,弹跳有力。二.李小龙功夫的真正提高是在去美之后,见多识广开阔了视野,大力吸收容纳了当年的搏击技巧和理念,应当说咏春在他内心只是个启蒙印象,(本来就没学几年)好在李的天赋高在悟性上,(坦率讲李并没有习武的好底子,反之却还有许多短板),再加其性格好动高调争强,另外一点也是初到美国为生计计,廉价低调举武馆招徒,以勤工俭学为生,我说过李的唯一优势在于其悟性上,通过举武生计中,开阔了当今美国格斗界视野,及时学习、吸纳、融合了西洋拳击(主要是步法和搏击理念)跆拳道、空手道、巴柔等技巧,再与中华武功的哲学思想和咏春拳的基本动作相结合,创立了自己的拳种;截拳道!一个“道”字清淅彻底地阐述了其综合搏击的顶级理念,这才是李小龙一生追求的无为理念和其精华!

又于成龙的电影动作追求的是另类功夫喜剧,是出于怕成不了李小龙第二,力图突破李小龙的武打动作窠臼俗套,创新了武打表现型势,增加了各种杂耍难度以图尽力表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搏斗理念,于是难度就加大了,你很难在李小龙的影片中看到诸如由高处往下跳、楼间跨跃、追车上身、利用场景道具作打斗武器等,而成龙电影中则比比皆是,势必就加大了难度。这也是成龙能后来居上的秘籍所在。在这个意义上讲成龙做到了李小龙第二!尤其是在好莱坞影视界,成龙是继李小龙外第二位打入的华人动作明星。

4.其实李的最大成就是宣扬了不止中华武功、更重要的是他的武功思想理念,而不是高调表现自己有多历害,尽管他本人性格使然,也是名声在外高处不胜寒,有时不得不上架!但就其真正的成就内涵在于思想理念、及截拳道的理论上。现在网上多次有人无脑地一味神吹炒作李本人多历害,天下无敌等,其实这是对李及所取成就的一种伤害,它无形中否认和漠视、短视了李小龙的一生追求于内心更深层次的东西,而决不是处处表现喧嚣自己有多历害!那样岂不显得李本人格局太小了!

我们应认识李小龙、理解李小龙、追崇李小龙应是他的思想内涵及他的无为搏击理念,而不是他的表象形势,一些他的摹仿者竭尽全力地去学他的嘶吼怪叫,恨不得学模学样,连细胞都整容了,实在令人作呕!外在的东西你学的再像也成不了李小龙第二!格局不大的人也固定成就不了啥!真心希望不要再有人拿李小龙出来炒作、是否比这历害比那历害的?除了嘴炮瞎耽误工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以上所聊不说不说的,又讲了一堆不得不说的“费话”,听懂的自然懂,不懂的当我没说,再有此类话题请不要再发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