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母亲和别人私奔了现对方已故母亲想重回家庭要求赡养该怎么办?

我们饭店隔壁是家比较大的酒店,酒店的洗碗大叔60多岁了,四个小孩,她的老婆生下老四后不到2年,说来上海打工,期间回去过2次,后来又跑了。

洗碗大叔的大女儿在饭店做服务员,就央求老板娘留下自己的父亲,这样父女俩可以相互照应。

洗碗大叔家条件不太好,那会儿违反计划生育又被罚了款,靠庄稼吃饭的一家人过得很窘迫,别人家隔三差五还割块肉解解馋,他们只有中秋过年才舍得买一些。

天天就是喂猪喂牛下地干活,大叔老婆娟子就提出说到上海打工,好早点还清罚款,大叔说让她在家带孩子,自己作为一个男人,应该自己出来赚钱,娟子说你大字不识一个,谁要你,别钱没赚到,人走丢了,还得来找你。

就这样娟子到了上海做了餐厅的洗菜阿姨,刚开始几个月还写信回老家,发了工资也把钱给大叔寄回去。一家人又看到了希望。

过了半年多,娟子就杳无音讯了,打听村里和她一起出去的姐妹,人家说她也不知道,只知道她辞职了,至于去了哪里,不晓得。

家里孩子小,农活也要人做,大叔就只能默默地等,每次老四问大叔,我为什么没有妈妈呢?妈妈去哪里了?大叔只能给他说妈妈出去赚钱给你买新衣服了。

少了女主人的家,终究还是有遗憾,老大老二体谅父亲的苦,在妈妈失踪后就主动退学了,帮着父亲干农活,照顾弟弟妹妹。

过了2年多,娟子回来了,孩子们都很开心,老四问妈妈火车什么样,上海好不好玩?老大老二都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妈妈,给她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尽量让妈妈少干活。只要妈妈在家就行。

自从娟子回家,大叔下地干活又开始哼小曲儿了,孩子们也没有看到大叔半夜三更起来抽旱烟了。

过了一年多,家里的猪该卖了,就叫了本村的厨子来收毛猪。大叔觉得,妻子回来了,钱自然应该交给她保管。

没几天村里过庙会,娟子说去看看添点啥,老三老四说也想去,娟子说人多怕走丢了,让他们在家乖乖的,等下买好吃的回来。

可是娟子又一次消失了!

老大就提出她到上海打工给弟弟妹妹挣学费,这样大叔压力小一点,老二在家照顾弟弟妹妹们。

老大也选择做服务员,她觉得同行业或许会打听到妈妈的下落。

老大在一个店干一段时间没有消息就会换一家店,她觉得这样希望大一些。

干了二年多一点妈妈的消息都没有,老大就打算回家过年,自己出来两年多了,弟弟肯定都长高了。

回村的公交车上,老大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背影,她妈妈又回来了,回来一起过年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她妈妈让老大骗大叔说是在上海一起坐车回去的,到村口问老大有没有钱,她买点零食回去给老三老四。

老大给了她30块。

回家一家人开心得很,都问姐姐是在哪里找到妈妈的。大叔心里明白,这女人肯定又是在外面碰到难处了!

上次卖两头猪的钱被妈妈全拿走了,老大就对妈妈起了戒心。

大年三十团年饭,老四问妈妈,你还走吗?大叔一边抽烟一边说,好好在家待着吧,罚款已经全部缴清了,孩子们也大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说着就从衣服内兜里掏出个塑料袋,里面裹了零零碎碎几百块,说交给娟子保管。

老大眼疾手快,一把抢过父亲手里的钱揣兜里,说妈妈累了,该享福了,自己身为老大,该撑起这个家了。

姐弟几个明显感觉到妈妈脸色变得阴沉。

过了初二,娟子说回娘家,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大叔的父母相继生病住院,最后都走了,兄弟四人平摊了医药费和丧葬费,大叔家又背债了!

大叔妹妹孩子们的姑姑在县城做点小生意,就提议让老三老四去他们家读书。

大叔和老大老二都出来打工。

这样挣得多一些,老二心灵手巧学了美容,老大就带着父亲在饭店洗碗。

一干就是10多年,大叔和老大也有了社保,欠债也陆续还清了。

父女三人计划着再干些年攒点钱回老家盖房子。大叔说盖了新房子可能娟子回来就不走了。

老三老四每年暑假都会来上海做暑假工,大叔老板娘善良,尽管自己店里不缺人手,还是主动提出聘用二个孩子。

并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将来考到上海来。这样一家人就可以团聚了!

老三考上了北方的一所大学,后来老四如愿考到上海电力大学。

老大找了个厨师结婚,自己开了一家小饭店,老二人漂亮嘴甜,能赚钱,找了个上海本地人结婚了。

老三毕业有份不错的工作,大家都劝大叔别干了,孩子们都出息了。

老板娘看大叔年龄大了,就分配他做保安,这样轻松一点。

饭店里是管吃管住的,有员工宿舍。

可是去年,大叔和儿女们提出要租房子。

老大知道肯定是事出有因,一向勤俭节约的父亲怎么可能舍得花几千块钱租房子呢?

细问之下才知道,她们的母亲娟子回老家去找他们,邻居给她说都在上海打工了,儿子也大学毕业,这不,就找来了。

原来娟子做洗菜阿姨的时候,认识一个做工程的包工头,就辞工跟了人家,人家是有家室的人。

包工头老婆孩子一来上海,她就回老家避风头,老婆孩子一走,她又回去了。

娟子第二次回老家,是因为包工头老婆突然袭击到了上海,娟子回不了家也没有地方住,只能回了老家。

混了这些年,跟着包工头辗转各个地方,享受了灯红酒绿,美味佳肴。

她没想到,她的好日子因为包工头生病戛然而止了,包工头的儿子接手了父亲的工程,女儿来接走了父亲。

她成了多余的人被赶出来了,她这才发现,自己身上除了一点零花钱,一副耳环一根项链,两个戒指,啥也没有了。变卖了金银首饰,打算回归家庭。

娟子给儿子女儿跪下,痛哭流涕,忏悔自己不是人,说会从此一心一意照顾大叔。

孩子们对她的行为感到不齿,也不打算原谅母亲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忠厚老实的父亲。

可是大叔却劝孩子们原谅母亲,说不怪娟子,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给娟子好的生活。

老四从小没有得到母爱,那种等待妈妈的日子太漫长了,他坚决反对母亲回归。

几个孩子一致决定,合伙凑钱给父亲租房子可以,生活费也可以给,父亲愿意让她照顾也行。但是几个孩子同时表示,永远拒绝母亲进自己家门。

不知道那一刻娟子心里有没有后悔当年抛夫弃子的决定。

自从大叔收留了娟子,饭店老板娘就不让他上班了,给他结了工资让他好好休息。

最后我想说:

但愿将来大叔走在娟子的前面,也希望她能信守承诺,好好照顾大叔,弥补当年自己的过错,还有大叔对她至死不渝的那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