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的CH-53K直升机,比F-35隐身战斗机还贵?

奇迹!这绝对是商业奇才们导演的一出商业奇迹!足够令每个销售员跪拜!

不服气?西科斯基和洛马光明正大将一架总体性能提升不到5%,皮都懒得拉的所谓升级款直升机翻三倍价格卖给美军,大众卖桑塔纳都没这么黑。

CH-53K的采购套路直白得无语,实际上美军并不缺乏CH-53系列的运输直升机,但突然之间,谁都不清楚为什么部队原先用得好好的CH-53E开始变得“恶评如潮”、“可靠性渣渣”,似乎所有的声音都在叫嚷着要换掉这些“破烂”。

于是,就有了CH-53K的换装议案,相关的意向合同也很快被甩出来。

CH-53K这种西科斯基生产的改进型CH-53,早期的报价是8710万美元,但K型比起E型,最大的进步其实只有载荷,前者36000磅,后者35000磅,才多出1000磅而已,价格就从4500万提了一半,确实没法说厚道。

要知道90年代时一架CH-53直升机才2436万,哪怕计算上通货膨胀,价格也升得太快了点。

其实最需要CH-53的是陆战队,但这些年陆战队早已将MV-22“鱼鹰”建成了骨干运输部队,鱼鹰倾斜翼机尽管一直毁誉参半,却不可否认其具备强大的运输能效。

V-22的开发方是贝尔和波音公司,它们毫无疑问是洛马和西科斯基强大的对手。于是趁着掀起淘汰CH-53E浪潮的时机,洛马硬是运作出了CH-53K的采购案。

一架CH-53K仅售8710万,一架V-22也要将近8000万,47500磅的载重虽然比CH-53K强,但战场挂载、悬停、起降性能,以及论皮糙肉厚它都比不了CH-53系列。而且,据称一架V-22的小时运营成本与F-22差不多。

这些埋汰V-22的理由加上那几年美国的共和党时代,让洛马公司简直横行无忌,他们几乎顺理成章地拿下了CH-53K的采购,毕竟洛马公司就是共和党背后的大金主。

但年这还没完,大财阀扒美国墙角的事儿从来套路多多,当采购议案被进行下去之时,CH-53K的价格又涨了,直接涨到1.22亿美元,后来又变到1.38亿美元。

为此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海军重型直升机项目经理范德堡表示,原先的8710万刀肯定是不够的,因为这个数字只是报出来的整机单价,但实际费用必须加上辅助和开发成本。

这个账怎么算的呢?

CH-53K需要采购许多辅料和其它外订设备,比如发动机罩,采购成本高达192亿。

西科斯基需要把一部分内容交给东家洛克希德马丁制作,包括由洛马开发配套的飞行模拟器和训练装置,“集装箱式飞行训练设备”(CFTD)、仿真维修训练设备(HEMT)和、复合维修训练设备(CMT)。

使用的工程师、试飞员、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及配套产生的安保和人工费用、接待费、奖金、保险、保密费用,都要算进成本里。

所以,光研发费CH-53K就使用了近70亿刀,整个总体成本高达261亿美元,一切说得通就行,做个账而已嘛。

穷酸的美军截止到2029年才下了200架的订单,就算是1架按1个亿卖出去,我西科斯基和洛克马丁都要血本无归呀!单价1.38亿刀已经很厚道了!

谁叫美军这么不识相,把F-35喷成垃圾,还一边缩订单,一边跑去跟波音眉来眼去订购F-18呢?洛马那边砸了锅,这边肯定要捞回来的,谁上面没睡个大佬?

嫌贵?F-35哲学嘛,增加订单就能降低成本,价格不就便宜下去了?比如让德国等外国军队购买 CH-53K,或者允许海军陆战队与盟国分担成本,多简单的事儿?

就这样,单价比F-35B还贵的运输直升机,就这么被美军买回去了,哪怕它比前型号贵3倍;反正各方都很满意,喜气洋洋,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