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温和与开车猛,谁更伤发动机?

世上司机千千万,开车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开车很温和,起步不急不缓,加速不急不缓,干什么都是慢悠悠的。有的司机朋友,开车比较急躁,比较猛,起步的时候觉得慢,于是一脚大油门踩下去。或者开在路上,觉得前车慢,又是一脚油门踩下去,等红绿灯若是排在第一位,起步就喜欢大油门起步,感受快速起步 看着后车在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快感……那么问题来了,开车温和跟开车猛,到底哪个更伤发动机?

可以很肯定的说,开车猛绝对比开车温和更伤发动机!假设一台车的发动机大修寿命是20万,那么温和开车正常保养的情况下,可以开到20万,若是开车猛的司机,十五万就要面临发动机大修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国有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CEC),超级耐力锦标赛(SEC)等赛事,国外有勒芒24小时耐力赛、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等赛事,这些跑在赛道上的车,为了追求名次,开起来都是非常猛的,无论是对车辆的发动机,还是传动系统,再到刹车、悬架系统等等,都是存在很大挑战的。换句话说,暴力驾驶对车辆的寿命一定是会有影响的,这样的比赛也就没什么挑战可言了。

再拿下赛道,专门改装过的赛道车来说,这种经过特殊定制,强化了发动机进排气,强化了发动机曲轴强度,强化了悬挂,刹车等性能的车,在赛道上激烈驾驶的时候,由于赛道撞风量不够,若是遇到夏天40多度高温的话,油温会在短时间飙升至130多度,此时会触发发动机的保护逻辑,强行降功率,降发动机转速,以此来保护发动机。强化了发动机的赛道车,激烈驾驶,开车猛一点时间久了就会触发发动机保护,那么普通家用车,开车猛肯定更伤发动机。

那么,开车猛的话,到底有哪些点会伤发动机?总结来说,第一点,开车猛会提高发动机转速,加剧发动机磨损。第二点,开车猛会加剧发动机积碳,比温柔开车积碳更多。第三点,开车猛会造成发动机润滑不良,同样会加剧发动机磨损。第四点,开车猛对车辆的机油系统,冷却散热系统造成更大的压力,反过来会影响发动机的寿命。

开车猛,会提高发动机转速,加速发动机磨损

开车猛会加剧发动机磨损很好理解,因为开车猛的话,发动机转速会拉的很高,2000转,3000转是常态,开的兴起了一脚地板油跺下去也不是不可能。这样开,势必会让发动机的转速高高在上。

发动机工作的时候,主要的磨损就在于发动机运转的时候的磨损,比如活塞摩擦气缸内壁。开车温和的情况下,发动机转速低,发动机各部件的转速,工作频率也低,相对来说各部件的磨损也比较少。

现代发动机,气缸,曲轴,活塞这些零部件的质量是没问题的,强度够,硬度够,可以耐高温高压,但是俗话说水滴石穿,一滴水可以把坚硬的石头穿孔,那么发动机各部件长期高速摩擦,必然造成发动机加剧磨损,而这,就是开车温和跟开车猛,开车猛更伤发动机的主要原因。

比如同样一台自动挡车,开车温和的挂D档,变速箱在发动机1800转换挡,开5公里路。另外一台车挂S运动档,变速箱在发动机3500转才换挡。结果就会发现,路途是一样的,但是发动机运转的转速总数是不一样的,开S档,开车猛地,发动机转速比开车温和的发动机转速,高了2/4,自然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

开车猛会加剧发动机积碳,比温柔开车积碳更多

积碳是影响发动机的重要因素。积碳多了,发动机喷出的油会被积碳吸收,造成喷出同样的油,但是用来燃烧的油缺少了,结果就是油耗变高,动力下降,还会造成发动机排放恶劣,发动机抖动等问题。

积碳问题,是我们开车需要尽量减缓的。很多人觉得,温和开车因为开车慢悠悠,汽油燃烧不完全,更容易产生积碳。开车猛的话,发动机转速高,听说转速高拉转速可以清积碳,所以温和开车会因为积碳更多,更伤发动机?

这种看法肯定是错误的,举个大家都知道的清积碳的办法–跑高速。

跑高速的时候,是公认的最能清理积碳的法。但是跑高速的时候,发动机转速可不高,一般在1800~2500转之间,跟我们平时温和开车的转速差不多。

其实清理积碳,一靠发动机连续工作,让积碳部位的温度提高到325℃,来剥离积碳。这点不是开车猛那种时不时把转速拉高一点,就能做到的。

二靠发动机进气门快速进气来吹走积碳,跑高速时发动机会进入稀薄燃烧,油少空气多,进气量大又急,就可以把剥离的积碳吹出去。

三靠少产生积碳。跑高速发动机负载少,稀薄燃烧状态下油少空气多,燃烧非常完全,自然不会产生积碳。

若是开车猛,时不时给脚大油门,然后又因为路况不好收油,大脚油门喷出去的油就会因为没有完全烧掉留在气缸内,没烧掉的汽油就会变成积碳。要知道,人类这种灵活的生物,有发达的大脑,跑完一百米还要缓冲一下才能停下来,发动机这种依靠电脑控制的,也不是可以说收油就收油的。

但是温和开车就不一样,发动机ECU大脑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喷油量,进气量,反应时间更加充裕,可以让汽油燃烧的更加充分。

其实这点,从瞬间油耗就可以看出来。开车猛地话,瞬间油耗瞬间达到30L,温和开车瞬间油耗顶多20L,那么因为不同的开法,多出来的10L油哪去了?大部分变成积碳,嚯嚯发动机去了。

开车猛会造成发动机润滑不良,同样会加剧发动机磨损

这个比较特殊,仅限于冷车起步的时候。由于冷车启动后,用来润滑的机油是沉在发动机机底壳的,依靠机油泵把机油输送到发动机需要润滑的部位,大概需要2分钟左右。

同时,机油有个指标叫做粘度,也就是机油可以附着在发动机表面形成润滑油膜的指标。这个指标,是跟据温度走的,发动机水温正常时,机油粘度才是最好,润滑最佳的状态。

若是开车猛地话,冷车大脚油门起步,那么对发动机磨损的非常大的。就算冷车启动开了几分钟,机油粘度不够,对发动机的润滑也是达不到设计指标的,影响润滑效果。这时候开车猛,开车激烈,也是会加剧发动机磨损的,进而影响发动机寿命。

开车猛对车辆的机油系统,冷却散热系统造成更大的压力,反过来会影响发动机的寿命。

发动机工作时,是高温高压的,就需要冷却系统,散热系统,机油润滑系统等辅助才能正常工作。温和驾驶的情况下,对这些系统的冲击比较少,若是开车猛,那就不一样了。

开车猛就意味着发动机转速高,发动机转速高就意味着气缸内在高速进行燃烧做工,发动机温度会急剧升高。为了把发动机温度保持住,冷却系统会加速工作,散热风扇就呜呜呜转起来的。尤其是市区这种没办法依靠高速行驶撞风散热的路况,单靠散热风扇抽风散热,对于冷却散热系统的负荷极大。就连前面提过的赛道车,发动机都会因为高温来不及散热,导致发动机保护,民用车更加难。

此外,机油是运行在发动机内部润滑的,也是会受发动机温度影响的。温和开,温度正常,在冗余范围内。若是开车猛,发动机温度高,机油温度也高,而机油的最佳工作温度也是有上限的最佳。

比如宝马的机油标准明确要求HTHS≥3.5,换句话就是机油温度达到150℃还能提供润滑保护,若是超了,那么润滑效果就会下降。普通家用车,机油标准肯定没有宝马高,工作温度也更低,所以开车猛地话,是会影响机油润滑效果的。

综合来说,开车宜缓不宜急,既省油又安全,发动机可以用的更久。就拿日系车来说吧,都说日系车发动机耐用,技术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系车搭配的CVT变速箱,或者油混技术,把发动机转速维持在较低的位置,如轩逸,跑到120km/h发动机转速才1800,发动机损耗低,自然更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