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别一块石头是不是玉?

2007年3月,1188公斤的“大玉王”再次流标,这可急坏了货主,因为他倾尽所有筹了4000万拿下这块石头。结果大玉王却屡次流标,因此他联系了不少云南、揭阳、平洲和四会的行家,希望按成本价把它转让出去,可是虽然来打听大玉王的行家不少,但始终没人敢下手。

这可把货主急得团团转,因为如果不趁着热度把大玉王出手,他筹借来的4000万可要打水漂了,不过为何对大玉王行家们都很感兴趣,却无人问津呢?

主要是玉石界有句话: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这句话意思非常简单,鉴别一块石头是不是玉,或者鉴别这块玉石成色如何,最好的方法就是切割,

因为玉石作为天然的石头,现在还没有一个非常靠谱的鉴别方法,哪怕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行家,走眼和失算屡见不鲜。因此玉石切割是最好的鉴别方法,但是这一刀下去可都是惊心动魄的,

要不就是发财,要不就是一无所有,普通的玉石还好说,这块大玉王重达1188公斤,单论体积和重量,也是当时之最。

更重要的是它即便是行家,单靠传统的经验和手法,谁都无法把握这块大玉王里面的成色如何,即便是大玉王早期的估价在8000万,如此高昂的价格加上不确定性,因此让众多的行家是让望而却步。

这可咋办,货主左思右想,最终从一个古代典故中受到了启发,决定亲自切割。2007年的6月23日,这天许多人见证了一个激动的时刻,当天早上,大玉王的主人一早起来,就在大金塔下祈祷,希望能够顺顺利利,因为这一切割,可谓不成功则成仁。

到了时间后,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而在场的行家都在翘首以盼,其中一些则是冷笑,一些则是非常的关注,切割从底部开始,大玉王主人紧盯这飞快转动的刀盘。

切割到了一半时,货主松了一口气,其中一位老行家说,就边上的碎料,这块石头必然身价翻倍,如何后面出现翠色,大玉王起码翻三倍!

当时有人惊叹,飙升三倍的话,那不是差不多上亿元?这也让更多的人好奇,到底最终大玉王身价会如何,

货主此时更是屏息祈祷,终于,当机器的轰鸣声停下后,石头被切开,看着切成两半的大玉王,在场的人都一片寂静,过了一会儿,随着一声的欢呼,行家们都高兴起来,大玉王内部,竟然是罕见的高翠阳绿!

在场的人有叹息的,有为货主高兴的,在众人的议论下,第二次的切割随即开始,这次的切割更为神奇,人们发现大玉王身上,藏着一条质地无暇,晶莹完美的玻璃种料带子,足足围绕而来大玉王一圈,

根据初步的估算,就这圈的玻璃种,大玉王的估价起码在10亿以上!最后经过众多行家研究,大玉王估价不低于20亿元,哪怕只是一些边角的碎料,起码也估价在2000万左右。一时藏石界震动,人们都认为这才叫做石破天惊,

现在此事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大玉王的身价从20亿已经估价在100亿左右,由这块玉雕刻出来的成品,基本都是每年在稳步上升。这段往事一直被奉为藏石界的一个经典典故,大玉王也被号称为幸运石。

对于玉石的鉴别,许多行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当然很多方法都是经验积累所得,也有部分是家传,部分人还会认为现代人什么都靠仪器和机器,不如古代玉工鉴别水准高,真的是这样吗?

古代中国盛产玉石,《山海经》和《尚书·禹贡》明确记载在玉石矿就有100多处。不过当时玉石的种类也非常的多,并非我们现在常说的和田玉和翡翠,只要是好看的石头,都可被称为玉。

因此古代的玉的品类也非常的多,不过我们可以把它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硬玉,一类叫软玉。从考古发现,中国在7000年前,就掌握了玉器加工工艺,并且工艺还特别的精湛,

另外和国外不同的是,中国的玉器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玉器的分布面很广阔,从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到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南的殷墟、四川的广汉三星堆等,如此广阔的面积,各类不同的文明和时代,都发现了精美的玉器。

现在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玉器,是距今7000年新石器时代的红山玉龙,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都出土过各类型的新石器时代玉器。

古人为何那么喜欢玉?

玉石作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宝,在古代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有缺少周朝以前的文献资料,因此许多对玉石的记载,都是是从周朝开始,周朝非常重视玉器。

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这句话提到的璧、琮和圭、璋、璜、琥六种玉器,合称为“六器”。在周朝玉器是地位非同寻常,玉器不但出现在重要的祭祀活动中,其范围还含括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地位比青铜器高,因此许多达官贵人在逝去后,都会用大量的玉器作为随葬品,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玉,应该就是“和氏璧”,

和氏璧”发现过程可以说是古代的玉器鉴定缩影,众所周知,战国时代的楚国,一位叫卞和农夫,看到了一头凤凰站在了一块石头上,感觉这石头不简单,是一块璞玉,

就非常执拗的多次,进献给楚国的国君,可没想到楚王当时的玉工却鉴定不出来,两次都把这块璞玉鉴定为普通的石头,这样一来卞和失去了双腿,

后来卞和抱着石头,在山里哭了好几天,被楚文王知道,就让人把璞石刨开一看,才发现里面的确是一块宝玉,这才有了“和氏璧”,后来这块传奇的玉石,被秦始皇雕刻成了“传国玉玺”,传世到后唐末帝李从珂时,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从和氏璧的典故中,我们能看到,其实古代的玉工,即便是经验老到,依然会有看走眼的时候,因此从古到今,其实要真正鉴别一块石头是否是玉石,切割是最好的方法。

不过,几千年下来,随着古人对玉石的热爱有增无减,玉石的种类也不断地丰富,直到现在,在玉石收藏界,玉的种类多到数都数不清,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翡翠、和田、黄龙、玛瑙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经济实力的提高,喜欢玉石收藏的人越来越多,

那么如果喜欢玉石收藏,或者新手想入圈子,有没一些简单和实用的方法,分辨出藏品是石头还是玉呢?

下面总结几个通用的方法,或者你以后淘摊或者在河边捡着石头,能大致判断初步的判断是不是玉石。

1,了解产地

许多玉石是有产地的,因为玉石的形成是长年累月的一个地质变化过程,虽然玉石品类很多,但是都有其独特的矿石的地带,所以收藏一种的玉首先要了解它的产地在哪里,综合来除非玉石的矿床在河滩上,要不在河边找到玉石的机会是非常小的,当然河边捡到奇石机会倒是非常的大。

同时也要注意,河边的石头,有很多和玉石很像,但是其实他们都是从岩层冲出来的小碎石,被河流长年累月的打磨,外表变得和一些玉石的外壳和接近,但是其中这些是石头不是玉。当然如果你在该玉石矿藏的产地附近,捡到石头或者有机会就是玉石了。

2、打灯观察

从产地初步判断这块是玉还是石后,如果还不确定,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小工具—手电筒进行观察。

或者有人会好奇,怎么不在灯光下或者阳光下观察呢?为何一定要用手电筒,通常我们在灯光下或者阳光下,你会发现怎么观察,它都是块普通石头,

而手电筒则不同,因为它能聚光,而大部分的玉石就算是不透明,在强光下也能观察出微透。许多有经验的行家,就是借助手电筒的帮助,对石头的纹路和表面纹理,还有通透度去初步观察这块石头是否是玉石,或者看出它的成色。

当然,除了玉石,石英石在手电筒下也是通透的,可是它的光线是分散的,有经验的行家就此能够分辨出这块石头到底是玉石还是石英石。

3、掂重量测量密度和硬度

现在科学仪器发达,因此我们还可以借助密度对石头进行测量,因为不同的玉石其重量和密度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利用一些公式对石头进行测量,以分辨出它到底是不是你想收藏的玉石种类,当然这需要你对玉石有所研究。

除此以外还可以对玉石的硬度进行简单的测量,可以利用玻璃为标准,对玉石进行界定,因为除了岫玉、绿松石外,大部分的玉石都能在玻璃板刻画出条痕, 但是玉石本身是不会丝毫损伤的,如果划不动玻璃,或者自身出现了伤痕,那么很有可能是假玉或者是石头了。其他还有手触法,听声法等判断方式,不过这种判断需要对玉石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

不过如果是喜欢玉石收藏的,个人建议,只要是好看自己喜欢,价格也能接受,都可以进行收藏,毕竟,玉在古代的意思就是美丽的石头,当然如果你真的需要收藏价值较大的玉石,又拿捏不准的时候,可以去玉石检测中心做个捡到,这样会更靠谱一点。

对于怎么鉴定一块石头是玉,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在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