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在《红楼梦》这部书中的人物中,其结局最凄凉的莫过于十二正金钗排在第三位的贵妃贾元春了。
喜欢《红楼梦》的朋友皆知,在高鹗续写的巜红楼梦》后四十回写明贾元春是病死的。贾元春自被晋升为贤德妃,后又被晋封为风藻宫尚书,贤德妃是名誉称号,指贾元春做事沉稳,甚是谙晓皇室礼仪,是皇宫其他嫔妃的楷模。
而凤藻宫尚书名为三品官职称号,但与真正的六部尚书相比较差别很大,属有名无权的虚职而已。从贾元春死后没有谥号这一点,不难觑出,皇帝当时晋封才能并不出众的贾元春凤藻尚书及加封贤德妃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朝廷不同势力的一种治国手段。
做为四王八公中二公之后的贾赦、贾珍、贾政,虽当时无什么实际权力,但其对人心的影响不容小觑。
高鹗先生在续写的后四十回,把贾元春写因身体发福,渐渐患上了富贵病,加上省亲返回皇宫途中不小心受了风寒而诱发了潜伏的病,这才导致痰气壅塞,四肢厥冷,最后死在了宫中。
如果我们仔细看,认真分析,才会发现埋有伏笔。如在《红楼梦》第五回,关于贾元春的判词和《红楼梦》之曲的暗示,读者就可以觑察贾元春并非是病死的。
一、贾元春属非正常死亡的判词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根据判词最后一句,虎兕相逢大梦归,在这里,笔者依此句,猜测贾元春是属虎的。虎,众所皆知是百兽之王,而此王只是人间兽类之王。而兕,是在指古代犀牛一类的兽名,兕的外形似牛,全身长着黑色的又粗又硬犹如钢针的毛发,头上长着一支角。最早见于《三海经》:“兕在舜葬东,湘水南,”。而兕中最著名的板角青牛是太上老君的坐骑。
所以,人间再凶猛的虎与神兽兕相斗,其结果只能是败局。为此,可以判断贾元春无疑是死于宫内激烈的政治斗争。
另外,我们可从《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禅悟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亦可觑出贾元春最后的命运。
贾元春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己化灰。“爆竹″。其意在指贾府的前辈们虽是赫赫有名的大功臣,但后辈们后来的诸多表现令当朝天子甚为不满才致使贾元春最终的惨烈结局。
如贾赦与其儿媳王熙凤诸多令民怨甚大的恶行,俱体恶行,笔者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还有贾政为迎接女儿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所耗费的巨额钱财,己远远超出贾府明正言顺的合法收入。而皇帝对于贾贵妃的省亲,也只赏赐了一百两黄金,折合成银子也不过1000多两。大观园豪华的程度连贾元春看了都胆战心惊,劝父亲贾政此后切莫再奢侈了。
不仅如此,贾政与皇帝喜欢的忠顺王是甚少往来,却与皇帝心里当成政敌的北静王交情不错,来往不断,且有礼品相赠。
对贾元春之死时的惨状,曹雪芹先生在恨无常之曲己有暗示,他写道: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㬹㬹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遥。故向爹娘梦里相告,儿命己入黄泉,天伦啊!需要退步抽身早。
恨无常是什么?是地府负责索命的小鬼。“眼睁睁把万事抛,”这词伏笔甚浓,仔细分析,就不难想到贾元春的死不是病死,而是被人用布条之类的东西勒死后,又吊到梁上的。
“荡悠悠″在此的解释唯一是人被吊到绳子或布条上才会出现的画面。为此,笔者的观点是《红楼梦》里贾元春的结局是最凄凉的,这也可能应验了登高必跌重的故话。
哪么,如果没有皇帝下旨,谁胆敢对身为贵妃的贾元春下毒手呢?估计是皇帝当着贾元春的面,表达他对贾政、贾赦、贾珍一帮人的不满时,贾元春为其家人进行了狡辩。
加上皇宫内其她嫔妃早己对贾元春有所不满了,极有可能是一个属牛的,且颇有背景的女吏或其她嫔妃背地里在皇帝面前说过贾元春的坏话,而今天,贾元春替娘家人的狡辩,证实了他人私下所奏不虚,因而引起龙颜大怒,而赐贾元春死的。
另外,贾元春死后,还托梦给爹娘,提醒她的亲人们要尽早脱离当时的政治斗争,她不想让贾府再卷入里面,自断贾家后路。
但此时的贾府已深䧟其中,难一抽身,贾元春托给父亲贾政的梦,秦可卿托给王熙凤的梦,其忠告是一样的,遗憾的是皆未引起贾府上下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