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古龙在一场江湖火拼中被砍至重伤,仅5年后,他便因此而离世了。
古龙一生嗜酒好色,放浪不羁,活脱脱像一个混混。可偏偏这个混混又极具才华,羡煞旁人。相比起一生光彩的金庸,我相信古龙的潇洒人生才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
破碎家庭,天才少年
1938年,熊耀华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出租房内,父母是江西南昌人,因为战火他们逃到这里。在熊耀华出生后不久,父母便决定前往台湾谋生。然而到了台湾后不久,这个家庭便发生了变故,远离战火的父亲忘记了与妻子共患难时的时光,在台湾另寻他欢,不顾年幼的熊耀华,抛妻弃子而去了。
这对熊耀华的影响很大,心怀对父亲的仇恨,加上缺少严厉的教育,让熊耀华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痞”气,结交了不少当地的黑帮小混混。
一个人的天赋是掩盖不住的。熊耀华虽然喜欢打打杀杀,但他的学业却一点也没耽搁。而且尤其擅长写作,在高中时代他就开始向各大报刊投稿。投稿的原因很简单,他家实在是太穷了,他不得不赚些稿费来维持自己的学业。当然,一开始熊耀华并没有写武侠小说,他投稿的都是些诗篇,是个妥妥的文艺青年。
直到高二那年,他投稿了一篇名为《从北国到南国》的小说,此时他才正式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古龙。
1957年,他考入淡江英专(现淡江大学),就读夜间部英语科。此时来看,古龙并没有受到出身的影响,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似乎还是十分励志。
但古龙的性格,注定他的一生不会那么风平浪静。
为爱情写作,成为一代宗师
古龙在少年时期就常与混混来往,跟着这些人,自然少不了出入风月场所,而古龙本人也好这口。大一期间他就认识了年轻貌美的舞女郑月霞,并且疯狂地爱上了她。为了这个女人,古龙居然果断放弃了学业,入学不到一年他便退学与郑月霞同居了。
但是浪漫并不能管饱,钱才是维持感情最重要的东西。可此时的古龙学业也丢了,前途未卜,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该怎么办呢?为了留住女友,古龙找到了自己的混混朋友,想要加入黑帮混口饭吃。
但在朋友眼里古龙是怎样的呢:“身高156公分,头大如斗,枯瘦如柴,其貌不扬”。就这小身板,打起架来只有挨打的份,朋友不忍心他来送死,就给他出了个主意: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干另一个来钱快的活,写武侠小说。
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在当时,台湾大街小巷的报亭书刊都在售卖着武侠小说册子,人们狂热追捧着的正是金庸的小说。
自1955年,金庸写下写下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起,他的名号便传遍了大江南北,之后所写的《碧血剑》《射雕英雄传》,更是受到了当代年轻人疯狂的追捧,而当时台湾最流行的,也就是这几部小说。
金庸的小说大火,但台湾这边的出版社却急了,他们也急需一个这样的人才来帮他们抢占市场。
此时古龙的处女作《苍穹神剑》从天而降,虽然肯定及不上已经有过多部成熟作品的金庸,不过也能称得上是一部上品之作,也给古龙带来了第一桶金。
尝到甜头的古龙开始了他的高产创作,在1959年到1962年间,他就写了《苍穹神剑》《剑毒梅香》《残金缺玉》《湘妃剑》《孤星传》等共计14部小说。然而渐渐有了些小名气的古龙却遭到了来自台湾其他同行的排挤与打压,这让古龙的创作陷入了困境。
幸好当时有一位名叫倪匡的人,看重古龙的才能,并且大力支持着他,两人也成为了挚友。
这位倪匡,是《武侠与历史》杂志的主编。而这本杂志,也正是金庸所创办的《明报》旗下的一个杂志社刊,上一任主编金庸曾在《武侠与历史》上刊载过《飞狐外传》,于是金庸与古龙之间有了一个奇妙的关系,虽然从未见面,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好友。
1966年,受倪匡的邀请,古龙在《武侠与历史》上刊载了他的真正成名作《绝代双骄》,此后古龙才真正走红,成为一位能与金庸比肩的武侠小说大师,而这时古龙也真正走进了金庸的视线,被金庸另眼相看。
70年代时,金庸亲自邀请古龙为他的《明报》连载《陆小凤传奇》系列,并且也曾连载过古龙的《名剑风流》。
古龙与金庸之间的交情也就这么多了,两人之间虽然没有多少交流,但古龙对金庸的感情大概是朋友外加对手,他曾经毫不吝啬的夸赞金庸:
我本不愿讨论当代的武侠小说作者,但金庸却可以例外。我自己在开始写武侠小说时,就几乎是在拼命模仿金庸先生,写了十年后,在写《名剑风流》、《绝代双骄》时,还是在模仿金庸先生。
在古龙的小说里也的确有些有意思的暗示,比如《剑玄录》中有一位“一灯”神尼,《三少爷的剑》里曾提到了华山论剑,《欢乐英雄》的一位丐帮帮主姓查,如果说纯属巧合,那我是不信的。
嗜酒好色,浪子薄命
古龙写小说的目的其实很单纯:赚钱,然后过更好的生活。他不像金庸,大部分小说都是为了事业、为了救活公司而写。古龙所赚的钱,就是为了纸醉金迷,而且他把这一目标贯彻了一生。
古龙一生大概有71部小说(其余作品有代笔伪作嫌疑),尤其是在写《绝代双骄》成名以后,在稿费暴涨的同时古龙依然保持着高产,再加上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古龙所赚取的钱财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为了多捞稿费,古龙有着不少有趣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受林清玄的邀请,在报刊上连载小说,由于稿费是按行计算,古龙就想尽办法“薅羊毛”,其中一段“十八大汉翻墙跳下,咚,咚,咚….”每字一行,“咚”了整整十八行,让林清玄看了哭笑不得。
可就算这样,古龙在离世以后,却是一穷二白,甚至是欠了不少钱财。归其原因,古龙把大量的钱投入在了酒色之上。
古龙通过写小说赚到钱后,很快就像当年他父亲那般,把自己的初恋女友郑月霞甩掉了,丝毫不顾郑月霞刚刚为他生了一个儿子。此后他又娶了两任妻子,最后都以离婚收尾。
其实婚姻破裂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关键是古龙改不掉他的老习惯,喜欢出入那些风月场所。看过古龙照片的人都知道,古龙先生的相貌,实在谈不上英俊。因此他碰见相中的女人,就只能出手阔绰送些极其贵重的礼物来打动她们,为的就是享受几晚鱼水之欢。
而在江湖上,古龙为人仗义,出了名也没忘记当年那些混混朋友,有了钱的古龙自然成了所谓的大哥,他出手阔绰,也有不少马仔愿意投奔他。
古龙嗜酒如命,但以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并不是喜欢酒:“我爱的不是酒的味道,而是喝酒时的朋友,还有喝过了酒的气氛和趣味,这种气氛只有酒才能制造得出来。”
古龙每日沉迷于这些东西,身体能好得了才怪。
当然,随着他身体衰败的,还有他的作品。就算是再天才的作家,也难以在高产的同时保证质量,在1976年楚原执导的《流星·蝴蝶·剑》大获成功后,古龙开始了他的影视黄金期,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影视拍摄的相关应酬中,自然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写作。
于是在此期间的《血鹦鹉》《圆月弯刀》等作品,都有着大量的代笔,《血鹦鹉》甚至有80%的内容是由代笔来完成的。
古龙、柯俊雄
1980年,著名的“北投吟松阁”事件,间接要了古龙的命。
吟松阁是台北市北投区的一家温泉酒店,这天古龙和他的一伙江湖兄弟在这里聚餐喝酒,而隔壁也恰巧来了一位大人物,柯俊雄。
柯俊雄虽然是一个影视大佬,但在那个年代,他身后也自然有着黑道的背景。本来两帮人各带小弟,各喝各的酒,倒也相安无事。
可偏偏柯俊雄的小弟酒后生事,得知隔壁坐的是古龙后,硬要拦住古龙让他给自己的大哥敬酒。如果古龙得知里面坐的是柯俊雄,倒也可能卖个面子,但偏偏几人喝得醉醺醺,拉扯不清,就这么打了起来。
前面也说了,以古龙的体格,打起来他只有挨打的份,很快他的胳膊就被对面用家伙划了一道大口子,鲜血直喷,当场就不行了。
得知事情的柯俊雄也吓坏了,赶紧把古龙送到台北市医院全力抢救,由于血库无血,柯俊雄命小弟四处寻找黑市买血,最后还真买来了,就这样,一组来历不明的血输进了古龙的体内,救了他一条命。
这管“黑”血很快就给古龙带来了可怕的副作用,他患上了严重的肝病,按医生的话来说,要想活命这辈子就别沾烟酒了。
与此同时,柯俊雄也提着贵重礼品来看望他了,他还是希望古龙能给他个面子,不要上诉法院。但古龙看了看他带的礼品却果断拒绝了,原因很简单:里面没有酒。
在古龙的要求下,柯俊雄不得不买了几十瓶好酒给他,这才作罢。柯俊雄看到眼前的古龙,只得感叹他简直是个不要命的疯子。
此后的5年里,古龙丝毫没有节制,依旧嗜酒如命,而他在这一阶段也没有了拿得出手的佳作。直到1985年,由于肝硬化食管肿瘤大出血,古龙病逝,终年48岁。
林清玄在古龙的葬礼上,准备了48瓶价值总10余万元的XO为古龙陪葬,此后,林清玄也因为失去了古龙这位知音而戒了酒。
十余年后,金庸曾谈起过古龙,他说道:
他是江西人,个性有点侠气,我就没有。他喝酒多年所以年轻时就去世了,与他交往,我认为他与武侠生活相近,有次他不愿与一帮人喝酒,结果被人砍伤手臂。而我是规规矩矩的做学者,他与我平时谈天说地很好,要生活在一起不容易。
相比起金庸口含金匙,一帆风顺。古龙才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他没有给读者一种高高在上的隔阂感,而是像一位真实生活在你身边的一名市井小民,真正是身在江湖写江湖。
古龙就是一个普通人,他不像金庸那样,大部分小说是为了救活他的公司、他的事业而写。古龙写书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然后过上更好的生活。
虽然古龙赚了钱以后,整日沉迷花天酒地,似乎有失大侠的风范。可是说实话,这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向往的生活吗?也许正是因为古龙身上这股天生的江湖气,才能让我们如此着迷吧。